来说这个时间在三十到四十分钟之间。
&esp;&esp;正是因为其耗时太长,且一旦做好发射准备之后几乎不可移动,所以才只能用来攻击,攻击不可移动的重型目标。
&esp;&esp;且使用时军队整体需要处于战略进攻的态势,敌军则处于战略防守态势,如此才能保证没良心炮真正发挥出作用,否则你土坑还没挖好敌人就一波反攻横推……
&esp;&esp;没良心炮的缺点还不止如此,它自身的性能与操作的失误也会带来惨重的事故。
&esp;&esp;比如用来引燃发射药的引线和炸药包的导火索问题,没良心炮抛送的炸药包很多还是采用手工点火的方式点燃炸药包的导火索,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点燃炸药包导火索的同时也点燃发射药的引线,可发射药的引线失灵了而炸药包的导火索却没失灵怎么办?
&esp;&esp;正是因为这种专业工兵都无法解决的安全性问题的存在,没良心炮才在我军缴获更多火炮之后逐渐退出了战场,进入了军事博物馆。
&esp;&esp;土法的确可以造出很多种现代火器的简易版本,但是这并非没有代价。
&esp;&esp;想用土法逃避正规化生产所需要的技术、成本问题,去钻空子,就必然要承受土法不规范操作本身带来的反噬,而这种反噬产生的损失甚至会超过钻空子本身带来的收益。
&esp;&esp;否则人类为什么要追求标准化大工业生产呢?
&esp;&esp;大家一起土到底不好吗?
&esp;&esp;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很多历史作者、读者的情节,一是名臣名将美人情节,一是火器情节。
&esp;&esp;二者都是随着网络小说逐渐兴起而出现的,当然我也有。
&esp;&esp;觉得名臣名将在手美人在怀,天下就是我的,也觉得穿越回过去只要分分钟就能搞出强悍火器,没有任何技术难度,分分钟吊打土著。
&esp;&esp;但是写的书越多,查的资料越多,年龄越长,对这种说法就越来越无法接受。
&esp;&esp;前者就不说了,后者稍微说一下。
&esp;&esp;或许也是中国近代过于屈辱,每个人心底里都憋着一口要复仇的气,而早些年网络上甚嚣尘上的就是坚船利炮打败了清军的大刀长矛,以至于我们最后走向了败落。
&esp;&esp;于是人们都认为中国的失败纯粹是因为火器发展不到位,只要火器发展到位,我们可以瞬间翻身,成为列强,扬眉吐气。
&esp;&esp;读者作者都受此影响,认为历史小说中发展火器是绝对的正确,不发展火器或者没有一穿越回去就立刻发展火器就是绝对的错误。
&esp;&esp;回到过去不立刻发展火器吊打一切?你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esp;&esp;无论面对多强大的敌人,只要发展火器,就立刻可以打赢,如果打不赢——那就发展更高级的火器啊,你是穿越者啊!
&esp;&esp;其实说真的,正常人几个能手工制造哪怕一支火绳枪或者燧发枪的?
&esp;&esp;或许有吧,反正我不能,所以我写的主角也不能。
&esp;&esp;他没有系统没有黄金大脑,有的只是模糊的历史科技走向,知道少数火器知识,能画几张像模像样的图片都算是我给他开的科技挂了。
&esp;&esp;说起来,正常几个人能知道早期火药甚至不是粉末而是膏状,燃烧起来相当不充分且有大量杂质的?
&esp;&esp;又有几个人知道怎么让火药颗粒化?
&esp;&esp;厉害的从来不是天朝穿越者,而是能联网的百度(所以我写第一本贞观攻略的时候给主角带了一个百度)。
&esp;&esp;火器当然好,我当然知道,但是我把小说当做我的事业,每一本小说都是我的心血,我不想三章搞出火绳枪六张搞出燧发枪,三百章连坦克都出来了。
&esp;&esp;我也不是什么专业人士,硬往专业上凑肯定闹笑话,而且很多东西真的只能流于表面,一笔带过,讲深了是要出问题的。
&esp;&esp;只能说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我想尽量追求合理。
&esp;&esp;当然了,完全合理我也做不到,该开的挂我也是要开的,比如正常哪有三个月就能练成的弓弩手,基本上都是两到三年才能熟练……
&esp;&esp;所以为啥古代造反成功率那么低呢?
&esp;&esp;你拿不出可靠的弓弩手,朝廷那边动辄就是弓弩大军铺天盖地给你一顿连射,基本上就打出gg了。
&esp;&esp;真要做到严谨,那需要作者本身的专业性,我记得高中的时候看到过